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素有补脑提神之功效。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扒一扒羊肚菌中的何种物质在发挥作用。
2005年,德国科学家Nina Rotzoll在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羊肚菌的鲜味成分”的分析文章。作者在文中着重评价了两个物质成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和羊肚菌酸。
今天的主角就是γ-氨基丁酸,羊肚菌酸我们后期再说。作者在对羊肚菌水提物的感官评价中发现,有一种造成羊肚菌“口干”的感官物质,进而作者通过逐级分离抓取到了该物质,分析发现,它就是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虽然在羊肚菌的享用时是引起口干感觉的主要成分,但其却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很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的生理活性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镇静神经、抗焦虑。医学家已经证明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是脑组织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作用是降低神经元活性,防止神经细胞过热,γ-氨基丁酸能结合抗焦虑的脑受体并使之激活,然后与另外一些物质协同作用,阻止与焦虑相关的信息抵达脑指示中枢。
(2)降低血压。γ-氨基丁酸能作用于脊髓的血管运动中枢,有效促进血管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据报道,黄芪等中药的有效降压成分即为γ-氨基丁酸。
(3)治疗疾病。1997年,大熊诚太郎的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关,帕金森病人脊髓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较低,癫痫病患者脊髓液中的γ-氨基丁酸浓度也低于正常水平。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γ-氨基丁酸对Kupperman综合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另外,神经组织中γ-氨基丁酸的降低也与Huntington疾病、老年痴呆等神经衰败症的形成有关。
(4)降低血氨。我国的临床医学和日本的研究者也都认为,γ-氨基丁酸能抑制谷氨酸的脱羧反应,使血氨降低。更多的谷氨酸与氨结合生成尿素排出体外,以解除氨毒,从而增进肝机能。摄入γ-氨基丁酸可以提高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使脑细胞活动旺盛,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改善神经机能。
(5)提高脑活力。γ-氨基丁酸能进入脑内三羧酸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同时还能提高葡萄糖代谢时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的生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并降低血氨,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功能。
(6)促进乙醇代谢。以嗜酒者为对象,服用γ-氨基丁酸再饮用60ml威士忌后采血测定血中乙醇及乙醛浓度,发现后者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
(7)其他。最新的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还具有防止皮肤老化、消除体臭、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高效减肥等功能。
目前未有关于羊肚菌γ-氨基丁酸更进一步的研究报道,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从该物质在羊肚菌中的含量、分布、发生规律入手进行初步研究,进而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功能性食品。
刘伟授权易菇网独家刊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