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食用菌蛞蝓和跳虫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25-03-08  【来源】:科学百科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两种害虫——蛞蝓和跳虫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文章详细描述了蛞蝓和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如保持场地清洁、人工捕捉、使用毒饵诱杀、撒盐和石灰驱杀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害虫对食用菌子实体的损害,保障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蛞蝓又叫水蜒蚰、鼻涕虫、软蛭,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危害食用菌的蛞蝓主要有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双线嗜黏液蛞蝓(Phio lmycus bilineatus Benson.)和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主要危害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银耳等多种食用菌。

    形态:蛞蝓为雌雄同体,卵生,直接发育,无外壳,身体裸露,有触角2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蛞蝓为软体动物,成虫体长约1厘米,虫体呈灰白色、暗灰色。蛞蝓卵为圆形,透明,且卵成堆,每堆10~20粒。

    危害情况:蛞蝓昼伏夜出,咬食食用菌的子实体,留下明显的缺刻和凹陷。菇蕾和幼菇被啃食后影响子实体生长发育,且失去商品价值。蛞蝓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银白色的粘液,污染子实体。防治措施:场所使用前和使用中都要保持清洁,不给蛤输留下藏身之处;可在晚上9~10点进行人工捕捉;用米糠加入2%砷酸钙制成毒饵诱杀;在蛞蝓经常出入的地方撒5%食盐和石灰可以驱杀。

    跳虫跳虫俗称烟灰虫,属弹尾目。危害食用菌的种类主要有角跳虫(Folsomia fimefaria Linne)、长角跳虫(Entomobrya sauteri Borner)等。主要危害草菇、金针菇、平菇、双孢蘑菇、香菇、银耳、竹荪等食用菌。

    形态:成虫形如跳蚤,体长1.2~1.5毫米,有短状触须,无翅,有3对足,常在培养料或子实体上迅速爬行,尾部有弹跳器,故通常以跳跃方式活动,跳跃高度可达数厘米,体表有油质,不怕水。积水时,可成群结队浮于水面,仍跳跃自如。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脱皮,色逐渐转暗,银灰色,群集时灰黑色,如同烟灰。卵白色,球形,半透明。

    危害情况:跳虫主要危害食用菌的子实体,子实体从原基至成熟均可受害,发生严重时菌柄和菌褶处同时被取食,使菌盖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

    防治措施:改善栽培场所卫生条件,防止场所积水、过湿,预防跳虫发生或减轻其危害;跳虫的其它防治措施同菇蚊类。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  郭尚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