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蛞蝓
英文名称:
中文别名:鼻涕虫
拉丁学名:
分布区域:
形态特征:蛞蝓为雌雄同体,无外壳,无足,身体裸露,触角2对,体白色、浅黄色、暗灰色、淡黄褐色或黄褐色。
为害作物:食用菌
为害症状:喜阴暗潮湿,白天多在暗处石缝、砖缝、草堆或枯枝烂叶中藏匿潜伏,黄昏后出来觅食,主要为害段木栽培的香菇、木耳等。凡有蛞蝓爬过的菇木和地下,都留有薄膜状印迹。
分类属性:
发病特点:
流行动态:
防治方法:在菇场地面上撒一薄层石灰或五氯酚钠消灭虫源。夏季多发季节可采取药物诱杀,常用药物是300倍液多聚乙醛、50克蔗糖、300克5%砒酸混合,拌人炒香的豆饼粉400克,制成毒饵,撒在菇(耳)场。也可以用5%的食盐水或700倍液的氨水喷洒蛞蝓经常出没处。
主要天敌:
常用药剂: 五氯酚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