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2-11-08  【来源】:河北承德县农牧局三家区域站
    【核心提示】: 食用菌的独特生产方式和不同于高等植物的子实体组织结构,要求生产者不能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喷洒化学药剂,必须把防放在第一位。
            食用菌的独特生产方式和不同于高等植物的子实体组织结构,要求生产者不能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喷洒化学药剂,必须把“防”放在第一位。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针对食用菌的栽培特点,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  

        一、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  

        食用菌栽培中病虫害的来源途径有三条:一是菌种带虫,带病源;二是培养料和覆土带虫、带病源;三是菇房(棚)内外自然传播。切断这三条传播渠道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中之重。  

      二、环境控制,减少病虫害发生  

        1、降低料温:如双孢菇发菌料温控制在21℃以下,可有效防治胡桃肉状菌;金针菇发菌温度控制在20℃以下;平菇菌袋在20℃以下可以防止菌袋污染。  

      2、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式,切勿造成闷湿的出菇环境,不通风有百害而无一利。  

      3、光线调节: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光照度要求。如双孢菇应偏暗一些,而白灵菇则需要强一些。  

      三、农艺防治措施  

      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微生物区系;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实践表明,土棚栽培一般头年好,二年差,原因就是土棚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也就是说病菌多了、虫害多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了。为此,必须改善生态条件,优化出菇环境,减少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四、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一般用于预防措施,在出菇期间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因为子实体的组织结构容易产生残毒,影响食用和出口。因此,在出菇期间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即使万不得已使用,只能在出菇前喷施,而且最好使用植物制剂、苦碱素等。需要特别提出的,绝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