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木耳栽培过程中表明:近年来采用的雾灌育耳技术,是一种获得稻产、高产、高效益的有效方法。
雾灌育耳设备
干(直径40-50毫米)、支(直径25-32毫米)、毛(直径10-12毫米)三级高压聚乙烯塑料管,微型雾化喷头、管件组成。安装时,干管连接水源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每架耳干,毛管(长15米)平行于每架耳干,悬挂其上空。雾化喷头间距1.5-2米,安装在毛管同一侧面上,使耳干受水均匀。
为了减少投资,有自然落差的地方,尽可能选用自压雾灌育耳。耳干少的耳农可选用自压移动式雾灌,即输水管固定,毛管进水一端4-6米不装喷头,其余每
2米处栓一个小铁钩,挂在每架耳干当中的小木棍上,使毛管固定在耳干上空,并能随时移动雾灌到另一架耳干。无自压水源,可用人力推拉泵加压,不用油和电同样也能雾灌。
雾灌育耳的技术要点
1、雾灌育耳增产的关键期。每年春季是培育黑木耳的黄金季节,此时雾灌能够多摘1-2茬春耳,占增产总数的80%以上。因此,5-6月份应视为雾灌增产的关键期。
2、每次雾灌时间应大于0.5小时,小于2小时木耳雾灌时间长短与耳干含水量、吸水速度、水的利用率关系密切。因这段时间耳干吸水速度较快,水的利用率较高,耳干含水量能接近适宜含水量下限,对菌丝体和木耳生长发育有利。
3、雾灌育耳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耳干前期吸水速度快,水的利用率高,雾灌时应以间歇供水方式为主。每次灌水0.5小时,两次灌水间隔0.5小时左右,这样既能省水,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使耳场内能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4、工厂化育耳在高温天气要注意雾灌降温、增湿。工厂化袋式培育黑木耳,在挂袋出耳期间,白天2-3小时雾灌一次,每次0.5小时;室温(玻璃或塑料温室)一般保持在20-25℃之间;空气湿度维持在80%-90%左右,当出现高温(超过28℃)天气时,中午增加一次雾灌,有降温、增湿的效果,能防止杂菌孳生,利于木耳正常生长.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