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菌菇一年能赚二三十万,谁相信?
在重庆市忠县拔山镇双古村,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种植食用菌的周成秀说,“这回她真的信了”。
以前,对于周成秀这种普通的返乡农民工来说,想要规模种植食用菌几乎是奢望。建大棚、做基建、育菌袋、谋销路……艰难的创业“蜀道”往往让赤手空拳的“周成秀们”知难而退。然而,重庆同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后,这些“蜀道”渐渐变成了坦途。
“目前,园区已吸引30家微企入驻,使150名返乡农民工大幅度增收。”同恒公司负责人钟秀琼近日告诉记者,去年3月,该公司在双古村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园区占地150多亩,建成食用菌大棚30个,并配套道路、自动浇灌等设施。农民可自发组织成立微企后入园,只需出500元/年的费用,就可租用一亩食用菌大棚搞种植,而公司则负责提供菌袋、培训技术、解决销路。
“在这里,创业变容易了,只需叫上几个家人、朋友共同创办微企,然后就能租大棚种菌菇。”周成秀说。
目前,园区的食用菌进入丰收期。记者看到,食用菌大棚内、纵贯园区的道路上、来来往往的小推车上……到处堆满了白色菌菇,经过整理打包后,这些新鲜的菌菇将被运往重庆主城的超市和农贸市场。
“如果销路像现在这样,一亩大棚一年能纯收入二三十万!”
钟秀琼介绍,种植食用菌分两季,一亩大棚夏季能放1.2万袋、冬季能放2.2万袋菌袋,一个菌袋能产3到4斤食用菌,目前每斤收购价是4到5元,而种植食用菌的成本较低,主要有:每个菌袋成本3元、一亩大棚年租赁费500元、每斤菌菇销售成本5角钱,再加上水电费等。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如果每斤收购价能保持4到5元,除去成本,一个菌袋至少能赚10元,一亩大棚一季至少能赚12万元;如果管理得当,一季能赚到15到20万元。
“去年就有人赚了不少。园区入驻的微企一般由5个人合作注册,按现在的销售形势,今年平均每个人稳赚五六万没问题!”钟秀琼说。
同恒公司一负责人表示,在县里政策的支持下,今年下半年,该公司将再建食用菌大棚70个,并扶持带动100名贫困群众注册微企,到基地种植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