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竞争激烈致使云南野生菌产业面临考验


    【发布日期】:2012-08-17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黄榆
    【核心提示】: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食用菌企业累计增长逾13倍,产能激增。竞争加剧致使食用菌产品价格下滑,利润降低。这样的情况影响到野生菌产业。
          “没想到会捡到这么多。” 昆明市民江女士和家人今天来到昆明东北郊的小哨山区,不一会就捡拾了五六公斤的野生菌。“我要把它们晾干,留到冬天煮火锅吃。 ”她很高兴,没想到会捡得这么多菌子。
           然而,像江女士这样的幸运者并不多,“一般很难碰到菌子,捡的人比菌子还多。”小哨村村民陈老三告诉记者。自然的造化让云南野生菌闻名遐迩,也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伴随环境的日益恶劣以及气候的恶化,云南野生菌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近日,记者走访了云南最大的野生菌批发市场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发现这里的食用野生菌价格虽较今年刚上市时有一定回落,但价格波动并不大 。颇受昆明市民喜爱的干巴菌仍然价格不菲,新鲜饱满的干巴菌价格高达1000元/公斤,品质一般的干巴菌的价格也要450元/公斤。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味涨价并不是一件好事。由于产量减小,许多专业野生菌市场内的冷库闲置,加工企业产能不足,无法维持市场正常运转。高价菌都被收走做成礼品,而大部分干菌加工企业因鲜菌产品供应不足,都不敢再投入生产,产能萎缩严重。他介绍说,在易门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干巴菌价格最低也在每公斤400元以上。”
         “时晴时雨的天气,最适合野生菌生长了。”在楚雄州南华县,两个拾菌人找到两朵30多厘米大的鸡枞,“这两朵菌可以卖20元,够我们吃两碗汆肉米线。”他们说。
           在楚雄州大部分山区,拾菌是农民夏季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雨水少,野生菌的产量也会减少,他们增收就无望。他们表示:虽然野生菌产量在减小,市场需求量却在增加;随着人工费和运输费用的上涨以及承包山林费用的累加,菌价上涨并不意外。
           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食用菌企业累计增长逾13倍,产能激增。竞争加剧致使食用菌产品价格下滑,利润降低。这样的情况影响到野生菌产业。近日,《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年产量达到36万吨,其中,野生食用菌达到16万吨,栽培食用菌达到20万吨。相关专家表示,野生菌是个靠天吃饭的产业。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面对的问题不可回避,注重产量的同时更需做好山林保护工作。
     
    关键词: 野生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