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我省食用菌产业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上基数小、经济总量小,发展规模、速度与省外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资源利用的效益还不突出。企业规模小、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集约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等因素影响了产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企业融资难、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贸易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制约了产业的较快发展。
四、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产业兴省、产业强省、产业富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食用菌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食用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升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一)理顺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食用菌产业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在省政府已明确省供销社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职能部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落实州(市)产业发展工作机构,努力做到上下对应,层层推进,加快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全面落实《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10项责任目标分工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加快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栽培菌示范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新的政策,支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服务,从生产、市场、科技、技术培训等多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三)扶优扶强,培植一批食用菌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10户以上上规模、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企业;建立以龙头带动、基地为主、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的食用菌示范园区,力争实施20个以上食用菌投资项目,努力提升食用菌现代化加工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协调,创造产业发展宽松环境。要加大与省委、省政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汇报力度,加强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争取年内召开一次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提振信心、推动发展。
(五)加强对外开放,推进联合合作。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适时组织一批食用菌产业办负责人、骨干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外省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食用菌升级转型;加大与省内外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合作,力争年内再引进2-3户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实力较强的外省企业落户云南,做大规模,做出品牌,不断提高云南食用菌市场竞争能力。
(六)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性工作。建立科学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完善有关统计报表、基础信息资料上报工作,继续办好“云南食用菌产业信息网”,提高办网质量,宣传服务好云南食用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