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尔江:月收入3000元
策勒县城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里,一条十几米宽的沥青大道格外引人注目,大道两边是数百座温室,温室里种植的灵芝、茶树菇、香菇长到几寸高,这里便是策勒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园区锅炉房里,巴图尔江边观察着火苗大小,留意着炉温,边拿起铁锹,将几块煤扬进炉中。作为司炉工,他和同事负责令温室保持恒温,以保障食用菌顺利生长,一份并不十分复杂的工作,却干得无比虔诚。“以前一年也就赚几千块钱,如今一个月就3000元,得对得起这份钱。”放下手里的锹,巴图尔江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以前是农民,在园区上班一年左右。
月收入3000元意味着什么?策勒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2年,策勒县农牧民人均收入为3643元。巴图尔江说,此前,他全家收入不过万元。
休息间隙,巴图尔江拿起手机,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以前没手机,早晨出来,晚上回去,家里惦记得很,现在有钱了,买了手机,方便多了,可以随时给家里报平安。”吃过午饭,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是小儿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巴图尔江问了儿子两次“钱够不?”“他在新疆财经大学上学。”过去,儿子上学的费用一直是巴图尔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有了这份工作,他再也不愁了。
“现在村里有钱赚的可不只我一个,看见那边儿温室里加工菌棒的十几个维族女人没?以前她们一分钱都赚不到,现在凭劳动一个月也拿两千多块了。”巴图尔江说。
巴图尔江对未来信心满满:他期待着和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他要给自己买辆车;他期望小儿子能读研究生,成为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他相信家里的日子会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原标题:天津援助策勒打造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促农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