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带动
实现企业与菇农双赢
与凤仪村相邻的盘龙、燕子岩三个村的数百亩食用菌基地,构成了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区,这里拥有8家食用菌场。
盘龙村种菇大户王友明之前一直单枪匹马闯市场,效果不理想。2011年,他带领20多户农户组建了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菌材、统一菌棒加工、统一市场销售,当年种菇产值就达300余万元。到今年,入社群众近300户,种植食用菌500多万棒,预计产值可达3000万元以上。
在园区,像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专业合作组织还不止一家。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该县采取股份合作、技术合作、产销合作三种模式,先后成立了14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10家食用菌加工销售企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加工、统一市场销售。
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园区还与专门从事食用菌深加工与销售的厦门多喜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将食用菌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通过推行合作社带动菇农发展的模式,全县食用菌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也得到有效保障。”肖军说。
在公司、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园区吸引了全县6000余户农户、2.5万余农民参与食用菌生产、加工和管理。去年,发展食用菌5000万棒,实现产量4万吨、产值3.2亿元,销售利润2.1亿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33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80元,实现了企业与菇农双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以来,园区已完成食用菌生产3652万棒,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57%。
科技支撑
着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位于木黄镇盘龙村的梵天菌业公司门口,“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产业园区检测中心”几块标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园区注重现代农业与科技的有机结合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