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 打造道庄品牌
但是,双孢菇的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双孢菇的订单数量急剧下滑,很多村民的双孢菇因为没有订单而堆在家中。
“2008年,正是村民种植双孢菇热情高涨的时期,要是双孢菇销不出去,村民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估计得有一大半的菇棚闲置,怎么办?”康志远做出一个决定,借钱按保护价收购村民的双孢菇,再低价卖给安徽省一家加工厂。
“仅这一次,我就赔了几十万元钱。但是没有影响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我觉得值了。”康志远并不后悔。
2009年,村里的菇棚都种上了双孢菇。也正是在这一年,康志远萌发了食用菌深加工的念头。
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教授康源春无意中在郑州市场上见到了双孢菇。
看到品相那么好的双孢菇,康源春询问起商贩双孢菇的产地。当得知产地就在河南西平时,康源春很兴奋:河南种植双孢菇的地方不多,品质好的更不多。
带着好奇心,康源春决定去道庄村,见识一下产出优质双孢菇的地方。
一见不当紧。从此,每年来一次道庄村,成了康源春的必修课。
“康教授给菇农们讲课、提供技术支持,从不收费。”康志远告诉记者。
康源春的指导,给了康志远做大做强的信心。2009年,村里投资近2000万元的食用菌加工厂、高标准菌种厂建成投产。2010年,村里建成50亩标准化双孢菇示范生产基地,全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回收、统一加工销售,并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注册商标就是‘道庄’,我们有信心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康志远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