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东宁晋升国家级黑木耳基地 打造世界样板园区


    【发布日期】:2014-08-12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良好交流平台。自2009年建成至今,该园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数百批次、近万人次参观考察,共完成了五届全国黑木耳节的展示、交流任务,成为本县及周边县市定点学习交流场所。今年8月15日,将要举办第六届全国木耳节,这次木耳节将会超创以往。上届,来自南非的国际蘑菇学会执委马特马里•范•格鲁宁对园区建设规模给予了高度评价,美籍华裔食用菌专家钟顺昌教授对“吊袋耳”发展表示了极大肯定,该园区为促进全国黑木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交流平台。
      高水平管理促高效益提升
      园区在高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实行高水平管理,控温、控时;环境好、品质好、效益好;设备现代化、品种优良化、操作规范化、指导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统一打床标准、统一床上覆膜、统一摆放间距、统一遮阳网、统一晾晒架、统一看护房、统一检验检测、统一美化绿化。从菌种培育、整地摆放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晾晒等生产全过程严格按照《无公害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园区与中国食用菌协会、黑龙江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建关系,“联姻”后,园区充分利用农业科研权威机构的优质科技资源,借智发展,以智求胜,先后示范推广新技术8项,开展菌种对比、替代料、营养调节剂等试验9项。合作共建,切实提高了科技在园区生产管理中的利用率、贡献率,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带头示范作用,推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创新技术“吊袋耳、元宝耳、越冬耳”已经成为产业高效益的新支点。
      园区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集中应用与实施,使原先处于观望状态的耳农争先恐后入驻生产,目前,入驻耳农已达300户。2013年,园区共摆放木耳1000万袋,总收入4500万元,纯收入达3000万元,其中,“吊袋耳”实现1000万元,创下了亩收入最高20万元的纪录。目前耳农滕金正在自家棚室里进行“拔大毛”式采摘,2013年7万袋吊袋让其将20万元收入囊中,今年更是干劲十足,“园区里设施全,种出的木耳不愁卖、价格高”,说起入园以来的感受滕金喜上眉梢。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