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最美农民戴维浩:普通的农民 菌界的“大腕”


    【发布日期】:2014-08-15  【来源】:宁德网
    【核心提示】:他费尽了心思,最后把椴木培植与瓶装培植两种方法相结合,用胶布固定银耳菌种袋口,不但解决了菌袋倒伏的问题,也提高了结菌率。就这样,他在不断生产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终于首创了“袋栽银耳”生产技术,实现了银耳栽培技术上历史性的新突破。
      他,是一位普通再普通的农民,凭借着顽强与拼搏的精神,发明了“袋栽银耳”技术,使食用菌生产成本降低了30%,工效提高50%,产量提高30%,带来食用菌的产业革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就是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高级技师戴维浩。
      百折不挠
      发明了“袋栽银耳”技术
      戴维浩爱琢磨、喜欢思考。他高中毕业后,跟家人学习栽培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他坚持边学习,边探索,反复思考琢磨怎么样才能比别人栽培得多、栽培得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1月,戴维浩培育了第一批300多瓶的银耳,可是20多天过去了,能结菌出耳的只有200瓶左右。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令他感到不满意,他思考着如何降低投资成本,可以用什么容器取代成本昂贵的玻璃瓶.于是,他尝试买来500个塑料袋,希望以塑料袋的低成本取代玻璃瓶促使生产成本降下来,但由于塑料袋硬度不够,站立不起来,大大影响了银耳的结菌率,成品率只有40%。为解决这一问题,他费尽了心思,最后把椴木培植与瓶装培植两种方法相结合,用胶布固定银耳菌种袋口,不但解决了菌袋倒伏的问题,也提高了结菌率。就这样,他在不断生产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终于首创了“袋栽银耳”生产技术,实现了银耳栽培技术上历史性的新突破。
      “袋栽银耳”技术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实现了银耳栽培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推动了食用菌袋栽的全面发展,为全县农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全县农村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食用菌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古田银耳产量已占全国的95%。
      情系三农
      带动农民兄弟共同致富
      “一朵银花富万家”。“袋栽银耳”技术的研究成功不仅让戴维浩的财富增加,也让他有更好更多的机会帮助乡亲。
      为了帮助大家共同富裕,戴维浩主动赊销银耳菌种给一些缺少资金的群众栽种。1981年,仅前垅村就有130户菇农向他赊了4000瓶菌种用于发展生产。在他的无私扶持下,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的银耳生产红红火火,成为全县有名的“银耳村”。不仅如此,他还赊销给附近村120户群众银耳菌种4000瓶,使更多的困难户翻了身。几年来,他年均生产销售优质菌种50多万瓶,推广种植食用菌1200多万袋,增加农民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