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张庄镇崔寨黑木耳生产基地,只见基地内车来车往,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黑木耳生产投资少、见效快、绿色环保,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好项目。”基地负责人陈雷边忙着采摘黑木耳边介绍起来。
该基地总投资200余万元,建有54个温室大棚,每个大棚可以种植4万袋黑木耳。谈到黑木耳的生产情况,陈雷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把菌包用棉籽壳、麸皮装包后,再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然后送到菌棚进行接菌。每年3月分棚,4月黑木耳就进入生长期,5月即可采摘,采摘期长达5个月。”
“我们一个菌包可以生产干木耳2两、湿木耳2斤,一个菌包的纯利润是1元左右,效益很可观。”问及基地的效益,陈雷笑容满面地说:“我们生产的黑木耳根本不愁销路,每到黑木耳采摘的季节,就有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
李燕文是崔寨村的一名种植户,在基地的帮助下,她去年开始种植黑木耳,一年赚了1万多元,这坚定了她种植黑木耳的信心。“种黑木耳效益不错,基地又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我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只有实现规模效益,自己的腰包才能更鼓。”李燕文说。
黑木耳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基地的建设也为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出路。目前,该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周边村民增收40余万元。正在搬运菌包的崔勇说:“我在这里打工,既能增加收入,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谈及下步发展,陈雷表示,将依托合作社平台,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合作社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同时,以打进大中城市的超市为目标,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进一步挖掘黑木耳的商品价值,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带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