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一袋袋大球盖菇菌种运进了王店镇桑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一个钢架大棚里。正是这片约1亩的蘑菇地“吃”掉了约14亩的水稻秸秆。
在这个大球盖菇大棚里,四道深沟铺上了厚厚的秸秆栽培床。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使用的稻草全部来自合作社,约有14亩水稻的秸秆量,把这些废弃稻草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就能变成大球盖菇生长的优质基质。”
据了解,秀洲区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21万吨,如何资源化利用秸秆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而稻草栽培大球盖菇又增加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正在进行试验,如果种植效果好,将会考虑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区农经局经作站技术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