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杏鲍菇结缘
有一次,丁海洋参加了学校组织到菌菇厂参观学习的活动。他和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菌菇生产车间,并听取了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公司的介绍。这看似很平常的一次参观,却把丁海洋压抑着的创业小火苗一下子引了出来。他心想,“利润这么好的项目,又是自己熟悉的菌菇,是不是可以尝试创业?”
参观回来后,他开始专心研究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临近毕业时,他拿出了毕业论文《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方法改进》,这篇论文成为当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之一,后来还发表在《常熟理工学院院报》上。快毕业时,他找到常熟碧溪一家菌菇厂,当了半年的小学徒。这半年里,他不仅学到了关于杏鲍菇栽培的基本知识,还积累了不少车间管理经验。为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丁海洋跟父母借了几万元钱,在常州郊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经过8个月的实验,他证明了自己的想法。专业的技术,详尽的数据,可观的利润,丁海洋决定将杏鲍菇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寻求新空间
当丁海洋带着他的“菌菇梦”回到家乡时,家乡政府和父母都给了他极大的支持。“绿姝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获得了江苏省政府创业专项资金支持。父母也竭尽全力,四处帮他筹措资金。从租建厂房、引进设备到投入生产,丁海洋分秒必争,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现在,公司每年净利润达100多万元。
丁海洋今年刚28岁,但他颇具企业管理者的前瞻性和危机感。今年下半年,他开始研究其他菌菇产品,寻求新的利润空间,避免被市场淘汰。对于他个人,他表示自己还想考研,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和自己的“菌菇梦”走得更远。 (通讯员 曹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