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香菇上市的集中期。连日来,屏都街道赤坑洋宏鹏家庭农场一片忙碌。从香菇采摘,到剪菇脚、分选等初步加工,再用运送车将香菇拉到烘房……家庭农场分工明确的流水式作业已然形成,工厂化栽培令人耳目一新。
“农场种植的香菇菌棒达到100万段,基本实现了一年四季循环式生产。”据宏鹏家庭农场负责人胡惟鹏介绍,农场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加工、销售,得益于机械设备的运用、工厂化的栽培,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4年以来,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方式上,菌棒加工厂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菌棒加工厂70个,年加工菌棒能力达到7000万袋,占全县生产量的50%。同时不断加快推进标准菇棚的改造,目前已建成GLP832连栋塑料钢架菇棚3.04万平方米。
食用菌产业除了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外,也在不断改变销售模式。随着渤海商品交易所、香菇市场及物流中心项目线上、线下两大市场的落户,全县食用菌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提质增效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