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蔗―牛―菇”项目的实践者,黄子宝深得其惠。女儿黄敏芳在外打工两年后又回来了,“还是回家养牛种菇赚钱!”21岁的黄敏芳心直口快。
市科技局局长李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蔗区1户5口之家的蔗农种植8亩甘蔗、0.2亩牧草,可养2头牛,栽培巴西菇240平方米,原料蔗可获利1200元,菇获利1800元,菇泥还田,约值肥料151.2元,共计增收3151元,人均增收630元。
“一根甘蔗”,带出了蔗、牛、菇三个产业的链接和蔗区资源高效利用,还孵化带动了肉类加工、乳制品、饲料、兽药、皮革加工、食用菌菌种、食用菌加工及塑料制品生产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西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蔗叶综合利用生物科技开发项目、广西富隆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开发项目等一批项目相继上马,甘蔗产业链越拉越长,效益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蔗―牛―菇”这一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自治区的高度肯定,自治区科技厅将其列入全区重点项目,要求崇左市将该项目向园区经济方向发展,并将“蔗―牛―菇”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列为今后几年自治区重点扶持的三大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从2005年始到2007年,崇左市将投入资金约1.1亿元,完成甘蔗智能化种植面积140多万亩,建立养牛小区100个,养牛10万头。到2010年养牛总量将达30万头,形成养殖、屠宰、饲料、乳品肉类和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态势,深加工产值达30亿元左右;食用菌栽培面积2010年将达200万平方米,产值1亿元。
以“蔗―牛―菇”特色产业为中心的崇左市科技整体推进模式,将成为发展地方循环经济、提高蔗区群众收入的重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