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215461](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6/25/1144035340172.jpg)
图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近日,在蓝村镇马家屯村羊肚菌种植试验大棚里,田垄和垄沟上已探出了一朵朵黄褐色菇朵,此番景象标志着羊肚菌大面积人工栽培在即墨区获得成功。
外地觅商机引项目回乡
“这羊肚菌,别看它小,可娇贵呢! ”看着棚内的羊肚菌,蓝村镇绿色菌菇生态种植园负责人赵俊道难掩内心喜悦,“羊肚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一般秋种春收,一年一季,田间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成熟的羊肚菌能长到10—12厘米高,菌柄洁白,菌盖呈羊肚状,像一把闭合的雨伞。 ”
赵俊道是城阳区流亭街道人,此前在广东经营珠宝生意,因看中农业向好大形势,一直有转型的想法,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偶然一次机会接触到羊肚菌,我对它产生了兴趣,后来辗转跟随我国食用菌专家、羊肚菌栽培创始人朱斗锡教授学习了一年零七个月,逐渐掌握了从母种分离到人工栽培全链条技术。 ”学到了技术,他带着满腔热血和抱负,将羊肚菌项目引回了家乡。
赵俊道说,羊肚菌鲜菇每亩产量在800斤左右,单价200元以上,七斤半到八斤鲜菇可出一斤干菇,一级干菇价格在3000元以上,大面积出菇后,产品将远销法国。
抓住产业兴旺“牛鼻子”
羊肚菌项目的落户及顺利投产,与蓝村镇党委政府确立的抓住产业“牛鼻子”、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目标分不开。长期以来,马家屯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2014年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如何落实镇党委政府的决策?如何实现脱贫摘帽?成为马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珍军和驻村“第一书记”王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次偶然机会,王珍军接触到赵俊道的羊肚菌项目,便萌生引进种植的想法,“羊肚菌市场价值高且社会需求量大,我们村没有工业污染,水质优良,土壤肥沃的条件比较适合羊肚菌种植,村后还有挪城水库,这更是锦上添花。 ”
菌菇智能管理创收喜人
经过反复市场调研并与村 “两委”、党员、群众代表集体讨论,去年4月总投资2300万元的大地之星生态园项目启动,村委采取 “转包倒租”形式将村民350亩土地流转给该项目用于羊肚菌种植。当年10月份,绿色菌菇生态园建成投产,实现了从菌菇培育到栽培出菇的现代化智能管理。
羊肚菌项目的落户,让马家屯村从过去“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成功转变。该项目仅土地流转一项,就为村庄增加78000元集体收入。不仅如此,羊肚菌种植示范园可常年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收获季可曾加至200余人,每人年收入达2万余元,促进村庄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灵活就业。 “原来村民自己种地,一亩地就收入三四百元,如今仅土地流转,一亩地可收入一千元。 ”村主任马克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