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这里,可以看到食用菌从小菌种长到成品,再被加工成各种饮料、糖果等产品的全过程;这里,还可以参观到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新型生产资料……9月9日,在与中国?牡丹江(东宁)第三届黑木耳节同步召开的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上,记者感觉像是品味了一场食用菌产业的“盛宴”。
展销会设在东宁互市贸易区,一进展厅,就能看见伊春市新青区林业局的展台前挤满了人。记者也挤上前去细看了一下。原来,这里展示的是1公斤1000元钱的蘑菇――兴安毛尖菇。
不问别的,先说这价格就能看出这蘑菇的与众不同。尝一尝推销人员煮好的产品,与一般的蘑菇味道还真不一样。再瞧瞧一旁的展板才弄明白,这毛尖菇俗称为“鸡腿菇”或“金砂菇”,生长在小兴安岭特定气候下的砂金富磺林地中,而兴安毛尖菇则更因稀有而身份昂贵。据说“有金的地方必有毛尖菇,而有毛尖菇的地方也必定有金”。据讲,还是晚清时期钦点的贡品,颇受慈禧青睐呢。
在展厅里逛逛,除了参展商外,记者还看到了来自学院的专家,有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还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的。其中,省农经学院的展品挺有特点,因为那里有人工栽种的灵芝。
记者看到,这人工栽种的灵芝个头儿可不小,为了让耳农们看个明白,省农经学院的专家还专门带来了两棵正在生长期的灵芝,这两棵看上去不如标本瓶中泡着的个头儿大,但却颜色新鲜。
不止是灵芝,还有榆黄菇等,省农经学院带来的都是他们研制的新品,该院专家说,就是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早日帮助农民致富。
除了这些新鲜的产品外,与食用菌生产相关环节需要的材料、产品,几乎在展厅内都能见到,记者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不少新东西,不然,为啥参会的嘉宾和东宁当地的耳农们都挤来挤去地要资料、忙着问这问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