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一朵菌菇“撑起”亿元产业链


    【发布日期】:2024-06-1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记者周思宇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食用菌种植户张书容的故事,她作为当地的“菌菇大户”,拥有25年的食用菌种植经验。文章通过张书容的案例,展示了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当地经济及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介绍了当地如何通过投资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推进产业标准化和绿色化发展,以及智能温控技术的应用如何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文章还提到了食用菌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的新就业机会,以及万盛经开区对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展望。

    “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一定要关注棚室的温度、湿度……”近日,重庆万盛经开区丛林镇食用菌种植户张书容正忙着向菇农宣讲金针菇种植知识。

    张书容是当地有名的“菌菇大户”,25年来一直从事食用菌种植。“我的基地有10余个大棚,日产约400千克菌菇,年产值达120万元。”谈起种植食用菌的收益,张书容难掩脸上的喜悦。

    “菌菇大户”走上致富路,是当地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万盛经开区聚焦“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投资600余万元在南桐镇、丛林镇等地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绿色化。

    初夏时节,南桐镇岩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赤松茸长势喜人。大棚里,一朵朵赤松茸如撑开的小黄伞,工人在菌架间穿行,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小心翼翼地收获丰收的喜悦。

    “以前的传统菇棚,夏天像蒸笼,寒冬又像冰窖。”工人张红蓉说,如今基地采用智能温控技术,自动化设备可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实现食用菌生长环境可视可控,不仅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产量和质量也双双提升。

    “目前,基地里的赤松茸正在陆续出菇,品质相当不错。”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建有恒温出菇棚5个,主要种植赤松茸,预计年收入达85万元,年利润达20万元。

    随着一个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在“家门口”建起,当地群众就业也有了新选择。“在基地上班离家很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足够补贴家用。”岩门村村民刘小梅说。

    据介绍,万盛经开区正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培育品种日益丰富。截至目前,区内成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达20余家,食用菌年产量约5.5万吨、年产值约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特色菌种、推进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高产值和效益,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兴支柱产业。”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局长李明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