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通江:小银耳催生大产业(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行)


    【发布日期】:2024-09-25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四川省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的银耳种植大户龙旭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情况。通江县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银耳种植成为当地增收的特色产业,并在银耳产业规模、产业链条、科研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提升了产业效益,推动了乡村振兴。

    “今年,我家建了62栋钢架耳房,总数比去年翻一番,一共采收了近8000斤鲜银耳。”谈起收成,龙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龙旭是四川省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的银耳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后,他成立专业合作社,搞社会化服务,带领乡亲一起致富。村民董孝云的孩子在外省务工,他独自一人照管3个耳房,收种都请人。“今年毛收入好几万元。”说起银耳,老董喜上眉梢。

    作为通江银耳产业重要区域的陈家坝村,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社+大户+群众”的发展机制,力推新品种、新技术,让银耳种植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陈家坝村党总支书记王显华介绍,全村1200余户中,有200余户种银耳,今年银耳产值达1000余万元。

    位于川陕革命老区的通江县,地处大巴山腹地,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江县重点在银耳产业规模、产业链条、经营主体、科研发展、品牌效益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产业效益,擦亮“银耳之乡”金字招牌。

    菌架上,一根根菌袋整齐摆放;菌袋上,一朵朵洁白的银耳依次盛开。走进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温湿光全仿自然环境,凉爽宜人。“我们与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出木屑银耳种植技术,每袋开3朵银耳花,45天一个周期,克服了段木银耳只能收一季的短板。”公司总经理岳劲松说,5条生产线投产一年来,推出了银耳羹、冻干银耳、银耳蜂蜜水等12种产品。

    通江嘉v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展厅里,银耳饮料、银耳酒、银耳面膜等20多种产品引人驻足。“银耳不光能吃,还能喝、能用……”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侯华介绍,通过科技赋能,通江聚力育良种、增产量、提品质,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方向,持续研发银耳系列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提升通江银耳产业附加值。

    为做大做强银耳产业,通江县近年来锚定“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设立5000万元银耳产业发展(担保)基金,创新推出“通江银耳贷”“银耳(食用菌)收烘储专项贷”“商户结算贷”等金融产品。

    “通江银耳去年产量超过390吨,产值4亿多元。目前,通江县从事银耳的新型经营主体170余家,辐射带动5000多人就业。”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怀舜说,“小小银耳,日益成为通江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