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菌菇住进“数字房”


    【发布日期】:2024-11-14  【来源】:安徽日报
    【核心提示】:文章介绍了蒙城县绿色智慧食用菌产业园通过使用智慧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智能蘑菇房”内环境的精准控制,从而促进了不同种类蘑菇的高效生产。这种科技化的种植方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蒙城县通过与高校合作,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形成了一个以常规和珍稀品种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此外,蒙城县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达到更高的产量和产值,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工人借助手机,操作智慧数字控制系统,设定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等数据,为“智能蘑菇房”营造最适合的生长环境,实现不同种类的“科技菇”全天24小时连续产出。

    11月5日,在蒙城县绿色智慧食用菌产业园,100间“智能蘑菇房”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让不同种类的蘑菇在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始终处于出菇状态。

    “一间‘智能蘑菇房’单月产秀珍菇250公斤左右,一年可产3000公斤,目前每公斤售价14元,效益可观。”食用菌产业园负责人吕海涛告诉记者,管理人员通过控制中心的智能显示屏,可以清楚看见每间“智能蘑菇房”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相关数据,便于及时调整。

    近年来,蒙城县以科技创新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向微生物要能量、要蛋白,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快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规模、产能、品质、效益“四提升”。

    截至目前,蒙城县各类食用菌生产主体47个,初步形成以平菇、秀珍菇、赤松茸、毛木耳等常规品种为主导,羊肚菌、金耳、桑黄、灵芝、猴头菇、红托竹荪等珍稀品种为补充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今年前9个月,蒙城县食用菌总产量5800吨、总产值3700万元,较2023年全年分别增长20%、26.9%。

    为切实提高食用菌生产科技含量,蒙城县还积极与省内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组建蔬菜科技特派团,选派科技特派员,实行“一对一”帮扶、面对面指导,加速推进大棚食用菌、智慧食用菌和林下食用菌齐头并进。

    10月26日,蒙城县智慧菌菇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园区占地80亩,在四个乡镇(街道)分设基地,计划安装350个移动式智慧菌菇房。此外,每个基地将配套建设一座冷藏库、分拣车间,并完善电力工程、水源工程等配套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100万公斤食用菌,产值可达1.68亿元,直接经营效益超过500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近500人。”蒙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朝云告诉记者。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