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大凤尾菌,让一些村民感到好奇。见习记者 吴欣摄
10月23日,恰逢贺州市铺门镇的圩日,不少来赶集的人专程到该镇河南村李屋寨,去看一个被称为“神菇”的超大蘑菇。
第一个发现“神菇”的人是住在距它对面5米远的村民李倡英。“今年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那天,我一早起来去干农活,路过的时候就看见了。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大,只有三四片。”李倡英说,那是他干活的必经之路,但以前却从未见过这个蘑菇。两个多月后,“神菇”越长越大,一层一层、一片一片地叠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群,远看如一个白色宝塔。
记者拿尺子量了一下,“神菇”直径约60厘米,高约50厘米,周长达2.5米。它的根部已经有些枯萎,上层的颜色也已经开始发黑,还有部分已经长出了霉点。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几天前,“神菇”还是新鲜白净的,这几天被阳光照射得多了,就有些枯了。
记者看到,在“神菇”前,已经堆积起了两堆10多厘米高的香灰。记者在“神菇”旁站了10分钟,就有20多人前来烧香。他们中有些是当地的村民,有些则是从别的地方专程赶来的。
铺门镇农技站的技术员李堂水到现场查看过“神菇”后,认为这是由凤尾菌基因变异引起的。由于这里的土地肥沃,加上天气的影响,就发生了变异。李堂水说,以前那块土地下有个树根,也许是树根里有菌丝,所以就长出了凤尾菌。
据了解,凤尾菌是一种常见的菌类,在冬天生长,适宜生长温度在10~30℃之间。正常的凤尾菌一般是单个生长,只有一层,巴掌大小,生长周期半个月左右。李堂水说,像这么大的凤尾菌,还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