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花菇菌棒生产流水线,使菌棒成品率、产量都比以前提高10%,每段菌棒生产成本则降低了0.1元左右,每段食用菌的收益相对以前至少增加了0.2元。这些天,云和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香菇标准化基地十分热闹,十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花菇。基地负责人钟海涛告诉记者,今年,该基地共有30万袋花菇是通过工厂化栽培的,其中2.5万袋花菇已经开始采摘。
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同于该县传统的家庭种植食用菌模式,是全市最大的食用菌棒流水线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碎粉、搅拌、包装等各个环节全部采用流水线的形式进行,每道工序都由流水线上的工人负责完成。从11月16日开始,首批以工厂化栽培出来的2.5万袋花菇已经陆续开始采摘,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摘到2500公斤。
据悉,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花菇相对于传统的家庭生产出来的花菇,具有颗粒饱满,外形美观匀称等优势,由于种植的时候实行标准化种植,花菇的出菇率和花菇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钟海涛说,今年基地里还新建了一个冷库房,能够同时存储1.5万公斤花菇,届时,将把这些花菇直接运往外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