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食用菌》 » 1994年 » 第5期 » 正文

    营养及环境因子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0-05-04

    宋爱荣; 袁美艳; 薛静; 郭立忠
    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 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 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 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

    【中文摘要】 <正>平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营养生长阶段;二是生殖生长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其对营养及环境因子的要求各有不同。 (一)营养 平菇是典型的木腐菌,人工栽培用木屑、稻草、棉子壳等为培养基都可获得成功。营养生长时期是平菇菌丝大量繁殖时期。菌丝的生长是靠菌丝尖端的生长点及其自身分解的基物酶,将大分子的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而进入体内。在此期间,需要一定比例的C源和N源,所以在培养基中适当的增加米糠、麸皮等,可以促进菌丝生长。据测定,在实验室条件下,液体培养的平菇菌丝对C源的选择是甘露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以分解基物内纤维素和木聚糖为主,此时如果分解纤维素酶和分解木聚糖酶的活性高,对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将会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该时期对C、N比的需求也较菌丝生长时期少。如果培养基内含N量过高,虽然对培养菌丝有利,但对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不利。若管理不善还易滋生杂菌。据测定此时期对C源的选择是:果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尽管如此,在子实体生长期,也要避免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因当菌丝成熟开始现原基...更多时,菌丝体内环腺苷剧增,而环腺苷的合成与一系列的酶有关,同  还原


    【文献出处】 食用菌,Edible Fungi,编辑部邮箱,1994年05期 【DOI】CNKI:SUN:SIYJ.0.1994-05-004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